隆邦贵金属(旭隆国际官网贵金属交易平台)
砚台与笔、墨、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,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。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,由于其质地坚固,传百世而不朽,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。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。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。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,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,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,出现了铜砚、陶砚、银砚、木胎漆砂砚等等。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。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,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。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,出现了瓦砚、铁砚、锡砚、玉砚、象牙砚、竹砚等等。木砚研究始于何时,没有定论,但以清代居多。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,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,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,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,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。
除石砚以外,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。汉代有瓦砚,陶砚,玉砚,铁砚和漆砚。晋代有木砚,瓷砚和铜砚。唐代有泥砚。宋代有水晶砚,石泥砚,砖砚和天然砚。明代有化石砚,清代有纸砚,而今有橡皮砚。
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发展,砚台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,而成为集雕刻,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,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。
作为与笔、墨、纸并称的“文房四宝”,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,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刻砚、赏砚、藏砚,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,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,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、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。对现代人来说,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,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的价值。
下图所示藏品编号为:ZX170540,长:25.4cm,宽:16.8cm,高:3cm,砚作长方形,砚面一回纹装饰一周,两边浮雕双龙,砚额雕刻一颗龙珠,双龙左右相向,形成双龙戏珠图。砚堂雕刻出花瓶状,砚背携诗文,纹饰古雅端庄,线条洗练流畅,琢刻完美。砚背有印文,左(天禄永昌)、右(康熙御制)。如您有类似藏品想要出手或有意向购买此件藏品,请关注官方微信平台:隆邦古董鉴定
评论